>

行政学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行政学习讲坛/ 正文

让学校安静





主  题: 让学校安静
主讲人: 李伟一
时  间: 2014年9月12日
主要内容:
    教育应该是一项促进孩子身心慢慢生长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孩子愉快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校长和老师应该是天底下最为从容和淡定、最为悠然和安静、最为纯正和优雅、最为阳光和高尚、最善读书和思考并且引领孩子思考和读书的一群智者。        
    在中国,有谁能想象,当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其忙碌和闹腾的程度吗?    校长们,“忙”;老师们,“很苦”;学生们呢,“十分累”。即使走进小学,也几乎看不到悠闲的人,难遇上安逸的事儿,嘈杂,喧嚣,甚至混乱;如集市,像码头;老师不定性,学生心不定。学校的墙壁上、宣传栏里,乃至现代化的电子屏上,频频显示被称为“学校文化”的诸多口号,显示学校内涵发展层次的“战况”和喜报,还有所谓为激励学生奋斗精神不失“革命”色彩和硝烟气味的标语,几乎无一不充满强烈的竞争意味。这一切,都在警醒你,这里不是心灵可以舒展散步或者栖息停留的“家园”,倒像是一个片刻懈怠不得的竞技角斗场。假如你有机会与校长们交谈,很多校长显露出焦虑和无奈,焦虑安全和质量如山一般对心灵的重压,无奈于各种检查和干预如“剑”一样对于教育的伤害,慨叹这学校几乎是太阳底下最难办的“事件”。    
    学生在学校应该做什么?怎样的环境适合学生在学校的生活?    
    学生来学校是学习的,学习是学习主体独立主动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心智活动,就学校学习的方式和路径而言,主要是课堂内外的听观和练习。听老师讲课,观看各种资料,搜罗多方面的信息,然后通过做题、实践体验或者其他方式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这一切都需要学习者个体的亲力亲为才可实现。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    
    学习是必须时时伴随着思考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透了思与学的关系。思考更是个体的心智运动,它是观察后的分析,分析中的比较;它需要筛选和联系,联想和想象;它需要独处的环境,舒张的时空。陶渊明之“归园田”而参透人生,苏东坡之常“游古寺”而深悟道、佛;近人钱穆先生教书之余经常泛舟太湖之上,得山水氤氲而学问愈加高深;最为鲜活的还是孔子的自画形象,他一人“若处子”般静对滔滔奔流的大河,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既是感叹既往,是激励自己,也是在警戒我们这些来者。言语质朴,而寄旨何等深刻。让学生更多独处静思,而不总是借所谓的“交流”、“对话”和“展示”,越来越多地侵占孩子自己的思维领地。当然,那样的教学繁荣、热烈,极具现场感和轰动性,但没有安静而定心的思考,焉有思维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刻?    
伴随着整个学习生活的还有修身养性。孩子优秀的个性、品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究竟是怎么养成的?可能不是靠管政工的校长处长、班主任“高言大词”教导、训斥出来的,也不是由学生在稠人广坐之中、轰轰烈烈的誓师现场,出于一时义气和冲动空喊出来的;而是靠学校中的自主阅读“感悟”、包括高尚德行的老师在内的环境“熏染”、各类法律规制和道德准则的“约束”,以及各学科知识积累而“内化”生成的。上列四个关键词也是四条路径,强调的是一定资源、条件下的主体主动的修为,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一种内在的转化,还是一种心灵深处不断的自我“革命”。它拒绝吵闹,反对骚扰,摒弃所有道貌岸然和盛气凌人的假言、空话和说教,所以古人云“静以修身”。   
理解了学校和学生的特质,就要求“教育”千方百计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安静的环境。    
    学校的安静源自校长和老师的安静。这安静需要清理内心的浮躁和功利,需要深思教育、学校的价值和目的,需要反思自身成长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提升对于教育规律的准确认识和理解,需要修炼自身的道德和人文情怀。比如说,当国人把身体和健康全都寄望于医学时,“过度医疗”便成为中国的一大世纪病症;就孩子的成长而言,他们的一生是否仅仅靠学校教育来奠基?学校教育可以代替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吗?在学校课程体系里,真的有主次之分,体育、美育就真的不如智育那么重要吗?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也存在“过度教学”和“教育缺失”的双重困惑呢?    
    安静的学校和教育才能真的有良知和底线,真的以哪怕十分微小的举措来体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大言欺世,用“忽悠”盗名。在当下这样一种难以回避的应试情境里,尽可能少地用这种概念那种口号,尽可能多地淡化成人世界竞争的惨烈和疆场上才见的拼杀,少渲染一点应试,让孩子更多些身心的舒展;少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孩子更多些想象的高远。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可以自主的时空,让孩子真的能放松情绪,梳理思维,真的能俯看河水发呆,仰望星空遐想。    
    如是,教师可以更多静静地读书,校长可以静静地思索,学校便逐渐成了静的园,教育也就逐渐成了真教育;再逐渐,当家长的素质和境界越来越高,社会的文明和宽容越来越多,政治的清明和民主越来越到位,学校就有越来越充分的独立、自主和自由,于是,她就完全有可能在不要很远的将来,重新成为一个区域知识的高地、精神的高地进而也是文明和文化的高地,那时,“学校”也就回到了真学校。    
这一切的一切,取决于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