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频道

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视窗/家长频道/ 正文

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





最近一直在抽空读一本书——在网络上很火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一位充满知性的教育专家把自己多年的家庭教育经验写成了这本厚厚的书,借此告诉大家:家庭教育,特别是妈妈的教育方法,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我翻看到《小小独行侠》这个章节的时候,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尹建莉在文章中提到自己教育女儿、锻炼女儿独立性的方法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让女儿10岁时独自乘火车往返于北京和青岛,初中时让她独自外出和同学逛街整整一天等等。同时,她还举出了一些周围朋友教育各自子女的反例。阅读时,我找到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些影子。
儿时的我身体孱弱,属于“风吹叶儿落”那一类,妈妈常说:“医院就是我们的家。”她和爸爸常常是家里、单位、医院三点一线。这种情况直到我读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有所好转。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从小我就很少动手做家务。每当我起身收拾碗筷时,妈妈总是麻利地把我手中的东西接过去,并说:“我来我来,我一下子就做完了,你旁边休息去,不要碍事。”当我拿着扫把、拖布做清洁时,爸爸总说:“哎!我来,你手小,拿不稳,弄不干净我们等会儿还不是得再做一次?”进入初中后,因为学习压力大,我更是与家务事绝缘,爸爸妈妈的理由更加充分了:“你的当务之急就是学习,家务事我们来。”于是,我就这样“幸福”地长大了。
然而现在,爸爸妈妈总是抱怨:“你呀!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做家务,不会炒菜做饭,难道你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请保姆做吗?”但当我一言不发地开始做事时,他们又说:“别,别,别,你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我们来。”把我折腾得根本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渐渐地,脑海里浮现出一些家长朋友的话,常常听到他们跟我抱怨:“我这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做,也不会做。让他干点儿什么家务事,总是弄砸。算了,算了,还不如我亲自动手省心。”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当然,我并不是在埋怨自己的父母,相反,我感谢他们,在我成长道路上为我扫清障碍,让我少受了许多伤害和挫折。但是,回顾过去,似乎有着些许遗憾,遗憾的是许多事情不曾亲身经历,缺少切身的体会。高举着“关心、怜爱、保护”的旗号,父母在我的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有时候在思想上也不让我独立。不可否认,他们也很辛苦很操劳。可是,站在教育专家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它恰恰反映出我的父母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核心,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认真考虑过我的心理需求,没有意识到我的独立性需要成长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密不透风的“呵护”和“指导”,夺走了我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才的机会。而现在,我们班这些被埋怨的孩子们正在走儿时的我走过的路。
因此,当家长在我面前抱怨、责怪自己孩子动手能力差、不懂得帮家人做家务事的时候,我总是微笑着问:“那么,当孩子兴趣一来,想做家务的时候,你给孩子机会了吗?”家长总是一愣,继而摇头。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成尹建莉的观点: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要鼓励孩子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而且千万不要一脸愁容或者不放心。事先,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对孩子的担心和紧张藏在心里。凡是能够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代替;凡是能够让孩子独自思考解决的问题,家长就不要急于给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学会“装”,装得自己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种种独立的机会让给孩子、留给孩子。以免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再反过来责怪孩子“没出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独立,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个孩子的独立能力不是一天两天时间、一次两次尝试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长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每一次锻炼孩子的契机,努力压制内心对孩子的担心,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哪怕失败仍旧给予鼓励,并指导孩子下一次做得更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充满信心地接受一次次挑战,才会渐渐地从需要父母“含在嘴里”变成独立、坚强、自信、乐观、开朗的孩子。
 
                                   成都市金牛区沙湾路小学  苏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