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党员天地/ 正文

金牛实验中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





按照区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总体要求和市区教育局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学校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学习、走访调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对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总结,在深刻领会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上下功夫;在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上下功夫;在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认真查找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提出改进措施。现将学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学校领导班子通过第一阶段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在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等重要问题上有了一致的认识。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工作思路: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力求师生的和谐发展,即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模式,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关注教师成长,就是要加强校本研训,开拓教师视野,通过“七化”措施,为教师发展提供保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努力为区域内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随着教育集团的建立,教育集团各成员融通共进的落实成为集团工作的主要方向。我们应该积极制定并实施教育集团的发展规划,集团成员学校的发展目标,通过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集团成员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平稳健康地发展,达到以高品质集团化均衡发展为特色,整体提升我区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的目的。

3、积极顺应我区以信息化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教育发展战略。通过校本研训,大力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重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着力于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而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二、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学校缺乏科学完整的发展规划。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对于学校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路,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认识还不够,理解还不深,思路还不够清晰。主要原因是对于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理解不透彻,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对增强推动又快又好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对从新的战略高度,确定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时代发展趋势洞察力不够重实际工作,轻学习反思,对校情的剖析不够深入。

2、学校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一些制度已落后于时代要求,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实施绩效工资以后,学校原有考核办法及分配方案与绩效工资实施不相适应,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研管理制度、考务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对学校制度管理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缺乏破旧立新的勇气和胆略。

3、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仍需理清,顶层文化理念仍未形成,学校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要原因是对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学习研究,对师生的文化需求缺乏了解,对区域内外学校文化建设的趋势和特点缺乏关注。

4、学校总体教学效益仍不够高,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对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措施和方法仍显单一而不够丰富。这一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学校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不够科学,与时俱进的动机不够强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搏弈中患得患失,从而徘徊不决。

5、班子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对教学工作布置显多,指导偏少;督促偏多,引领显少。深入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交流沟通不够,缺乏多向的交流沟通网络。主要是干部队伍的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问题意识不够强烈。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1、认真研究国家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要求,摸清办学体制回归公办后,学校的教育责任与群众的教育需求的变化,准确而科学地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对照“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金牛教育发展教育理念,确立“高层次大众教育”的发展方向,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均得到和谐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科学地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发展规划的实施,实现我校“创造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在于创造”的办学理念,使学校成为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认同的育人基地。

2、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制度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实施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契机,改革原有的不适应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内部分配等制度体系。制定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实施细则,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使学校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深入研究师生的文化需求,社会对人才的文化要求。摸清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学校文化的建设。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和谐的人际文化。在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亲密感、信任感,体现民主管理性,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建校园精神、校园哲学、校园道德、校园制度和校园形象。

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教学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1)以集体备课专题化、组内作课轮流化、培训保障制度化、专家引领常态化、外来学习互动化、名师培养目标化、奖励机制学习化等校本研训措施,全力为教师的发展开辟途径,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激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动力,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以改革课堂结构和优化课外作业为主题和切入点,建立和完善以教学会诊为主体的教学监控和教学指导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力推进作业优化设计与批改工作,并加强作业布置与反馈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文明素养培育》,重点对学生进行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社会文明和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体验式、实践式的课程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为学生终身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进一步科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各层面、各类别学生的潜力和特长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使学校真正成为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5、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建立依法治校的长效工作机制,培养干部的执行力和领导力,提高干部指导和引领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使学校领导班子科学管理、科学决策迈上新台阶,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深对“大气、品位,精致、精细”管理理念的理解;建立干部深入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交流沟通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和谐校园。

总之,学校将继续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号召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争创“五星党员示范岗”,“做人类灵魂工程师”大讨论等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在调研走访阶段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检查,并努力解决。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广大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深刻,学校管理更科学,教学质量上水平,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再进一步的主要目标,办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同的学校。